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作品四十二号易读书

一谈到读书

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

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

我听得津津有味

什么宴桃园

豪杰三结义

斩黄金英雄立首功

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

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

自己一知半解的读了下去

居然越看越懂

虽然字音都读的不对

比如把凯念作起

把朱念作者之类

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

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

哭了一场

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

又哭了一场

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钵罗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

可以随时拿起放下

又是文言的

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因为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滴着柳州风骨

长节轻才的句子

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

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书看多了

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

物怕比

人怕比

书也怕比

不比不知道

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

我只写了九个字

就是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