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流变-7.隋唐五代的风水-文本歌词

风水流变-7.隋唐五代的风水-文本歌词

如意算盘303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如果说风水学这棵理论之树萌芽于史前

破土于秦汉

生长于魏晋南北朝

那么其开花结果期则无疑是隋唐啊

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最新的山水艺术的收获季节

其实不仅产生了山明亭园愁

沧江极夜流

风明两岸夜

月照一孤舟和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等一大批空前绝后的以描摹自然

歌颂隐逸的山水诗

而且还产生了随展子前游春图这种专以描绘山水

并从此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画种的山水画

作为一种兼有山水艺术气质

同时又深深切入世俗生活

为芸芸众生寻找暂时的和永久的归宿地的山水学及风水理论

也在此时获得了长足发展

其各种关系颇耐人寻味

在隋书荆籍制中

有关乡宅香木的著作共有十余部和二百四十五卷

地形制八十卷

庚记财传翟吉凶论三卷

乡宅图八卷

五姓木图一卷良有种书

黄帝葬山图各四卷

五音香木书五卷

五音图木书九十一卷

五行涂山龙及科木藏不传各一卷

杂香木书四十五卷

在以上数种风水著作中

除地形志标明为庚济才撰写外

其余皆不著传者姓名

耕济才自书义

新野人也

右引悟

八岁诵尚书

十二通周易

如瞻玄相

居丧以孝闻

梁庐陵王界辟荆州主部

湘东王泽重其数义引授外兵参军

开皇元年

受通直散齐城事

高祖将迁都业与高凡

苏威二人定义绩才淡而凑曰

臣仰光玄相

俯察图绩

归诏允习

必有迁都

且汉营此城京津将八百岁

汉皆贤鲁

不甚宜人

愿陛下携天人之心

为迁徙之计

高祖愕然

为凡等曰

是何神也

遂发诏使行被

季才曰

朕自今以后

心有天道矣

于是季才与棋子至传乖相

地形等制

撰灵台密院一百二十卷

归相志一百四十卷

地形志八十七卷

并行于世

从传记中可以看出

庚季才撰写的风水著作地形志原有八十七卷

此卷书与隋书经籍志所载的八十卷不符

这可能是因为该书至唐初已有缺损之故

嗯嗯

由隋书经籍至所开裂的风水书目看

这一时期风水理论依然不脱五行之骨

但是在不违背五音性力的原则下

尽可能选择风水佳地

也同样为时人所追求

对此

隋长子前游春图为我们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图例

在这幅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中

由于住宅的环境布局特别值得我们注不易

你看

在它的后面

有显而易见的靠山

在它的左边

有瀑布飘挂

缠绕而去

而在它的右边

则有溪沟一条

千曲百折

想必多雨时节

其中也会流水潺潺

至于他的前面

虽然不能尽窥全貌

但龙沙湾豹之势依稀可辨

总之

其刑局酷似明十三陵之一的县陵的小环境

虽说风水理论开花结果于隋唐

但是隋朝短命

因而其真正成熟期仍应以唐化为主

旧唐书经极致收录的风水著作记有以下十三部

五姓宅经两卷

阴阳书五十卷

铝材传青屋子三卷

藏经八卷又十卷

又二卷

萧吉传藏书地脉经一卷

藏书五音一卷

杂木图一卷

墓图历程一卷

六甲种明杂记要诀两卷

五姓木图要诀五卷

坛中浮诗一卷

玄与谭五音相种经一卷胡君传

新传阴阳书三十卷王灿传

以上所列书目

仅是风水理论这座冰山露出的水面的一个小角

其主体部分尚在水下

例如敦煌写卷博三八六五号宅经所开列的中古时代流传民间的杨宅书就有二十四种之多

他们分别是皇帝二宅经

帝典翟氏经

三元宅经

孔子翟经

翟锦翟饶经

文王翟经

御威翟经

王敢翟经

淮南王子翟经

刘根翟经

玄女翟经

司马天师翟经

不一定刘晋平宅经

张之豪宅经

九宫宅经

八卦宅经

五妃斋经

六十四卦宅经

左盘龙宅经

李淳风斋经

五姓宅经

吕财宅经以及非因乱符斋经

对于以上二十四种宅经中的第一种皇帝二宅经

纪云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曾有所论述

九本题约皇帝宅经

然隋书有宅集凶论三卷

乡宅图八卷

旧唐至有五姓宅经两卷

皆不匀出皇帝是书盖伊托也

宋史

艺术志五行类由乡宅经一卷移集此书

在术数之中由最为禁古者矣

纪云考证皇帝宅经盖伊托也

应该说是正确的

但是他推测皇帝宅经出自宋史

艺术志五行类的乡宅经则大谬不然

理由很简单

敦煌写卷为隋唐五代时的作品

最近不晚于公元十世纪末

而宋史则修于元顺帝执政三年到五年

即公元幺三四三年至幺三四五年

早见于敦煌写卷驳三八六五的宅经中的皇帝二宅经

不可能有晚初几百年的乡宅经画出

其实

早在南北朝时期的梁国

就有人委托皇帝之名作皇帝藏山图四卷

后来的皇帝二宅经及皇帝宅经或许就是由该书增补修改而成

也未可制

皇帝宅经的内容结构分为三部分

即序

总论和繁修宅次第法

在序中

作者开篇首先阐述宅法的重要性和宅有善恶的道理

佛宅者

乃是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鬼魔

非夫薄物明贤

未能勿思道也

就此五种

其最要者唯有宅法

为真秘术

凡人所居

无不在宅

虽指大小不等

阴阳有疏

纵然客居一世之中

亦有善恶

大者大说

小者小论

犯者有灾

震而获止

有要病之小也

故宅者

人之本

人以宅为家

居若安

及家带昌吉

若不安

及门族衰微

坟墓川岗并同自说

上至君国赐及

州郡献役

下至村房蜀栅

乃至山居

但人所处

皆其烈焰

然后开列了目见耳闻

骨质非一的二十九种宅经

其中天老宅经

思醉宅经

又盘龙宅经

紫夏金门宅经和雕坛宅经五种为敦煌血卷柏三八六五所不入

对不对 另外

其中的文王翟经

翟紧翟囊

翟客翟敬

元女翟经

淮南子翟经

王威翟经

五兆宅经和元武宅经之名称则比敦煌宅经的文字稍工稍通

不过我们也不能由此就断定皇帝宅经即为敦煌宅经的古本

虽然二者内容大同小异

因为事实上

皇帝宅经本身也很可能是由某一个或某几个更为古老的乡宅书籍揭录而成

这从文中未对五种术术做任何交代

就说就此五种

其最要者为窄法

为真秘术

文意突兀可以看出来

第二部分为总论

在此作者对二十四路及二十四山的概念和宅法的基本原理

阴阳配合理论进行了阐述

指出二十四路者

随宅大小

中院分四面做二十四路石干十二支

前艮

篆共为二十四路事业

钱江三南

镇坎

艮西属于阳位

申姜三女转离对悉属于阴位

是以阳不独旺

以阴为德

阴不独旺

以阳为德

一如冬以温暖为德

夏以冰凉为德

男以女为德

女以男为德

一绝云

五阴得阳

如暑得凉

五性贤和

百事俱昌

所以德以德阳

葛密及吉

重阴重阳则凶

接着提出了宅有五实五虚的观点

认为宅有五虚令人贫耗

五十令人富贵

其中五虚是指

宅大人少一虚

宅门大内小二虚

墙院不完二虚

井院不处四虚

宅门多屋少

庭院广五虚

而五实则指的是宅小人多一虚

宅大门小二十

墙院完全三十

宅小六处多四十

窄水沟东南流五十

由于种实不种虚

所以原则上不主张建大宅

而主张忌口营造

规模适度

并且劝世人不衰莫遗

切勿要轻易大兴土木

宅乃建昌

勿弃公堂

不衰莫遗

故为受殃

何居就广

未必有欢

忌口营造

必得受铐

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

也仍然不失其指导意义

至于第三部分繁修宅次第法

由于其内容和下文将要讨论的诸杂推

五性

阴阳等宅途经有所重复

故此处略而不论

在敦煌写卷博三八六五宅经所开立的二十四种宅经中

位居倒数第二的铝材宅经也很值得注意

虽然该书详情已无从领略

但是从标有潮散大夫太长卿博士铝材推字样的敦煌写卷薄三四九二诸杂推

五性阴阳等宅途经中

我们还是可以略略体验到他当年的神韵

杨宅福在南

德在西南

入门为阳宅

北有泽

南有高 地

及有林茂盛居其内

及南有泽

居之极樊宅四面有坝

坎 沟 渠 道 泽等

去河一百二十步

及右三十五步

一德居止

一代安乐吉庆业

樊宅北高南下

名曰韩帝

一名泽藏帝居之长父十

口五十人齐地

东有流水

晋名齐地

居之五年小富

十二年大福

生贵子如南有流水

名曰魏帝

居之父嫡子孙六处十

口七十人

生贵子如斯

方高中央下

名曰周地

一名地藏之地

居之富贵

君子吉小仁兄

凡地形平整

中央小高

有横溪流一水者

居之绝士

凡安宅前下后高

有水东南流

居之富贵依子孙

凡宅寺方高中央下

并有水洼地为编铺出

名曰恭地

居之以子孙富贵

城郭四角火烧水冲盐碱之地及陶冶之外

葱久五谷之地

坚不可居

令人灭门

如果将以上论点和第五章宅基选址一节进行比较

那么便不难发现

诸杂推 五性

阴阳等宅途经

实际上是阳宅十书论宅外形的组形

而笔者在后面将会证明阳宅十书所制定的选择标准是如何的具有科学和美学的意义

总之

透过吉凶祸福等传统的浪漫修辞手法

我们看到的是隋唐五代的堪渔家们对光照

采暖 通风

挤排水等居住环境要素的充满理性的观察与思考

看到的是他们指点江山时的那种自信潇洒的音容与笑貌

起源于两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阴性立的风水理论至此势微衰落

其标志之一是风水先生对他已失去了往日的敬畏心理

甚至公开声言可以不避五性异忌

藩宅平墙

可谓萧鞅扶遍宅者皆取宜来方位

不以皆北皆东为阳

皆南皆西为阴

樊一来不论远近

一里与百千里同

十步与百千修同

又此二宅修造

唯看天道天德

阅德生气

道即修止

不必将军

太岁 豹尾 黄藩

黑方及五姓亦济

但随顺阴阳二气为正

此诸神煞及五姓六十甲子

皆从二气而生

列在方盂

值一年公事

故不为灾

既然五姓易记已经到了故不为灾

可避可不避的份上

那么风水理论面临变迁

似乎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