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建筑-1.宅基选址-文本歌词

风水建筑-1.宅基选址-文本歌词

如意算盘303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风水建筑

只有住过而且对自然真有感受的人

才能写出这样一段话

我初从中国回到欧洲

我最强烈的印象之一

是与天气失去密切接触的感觉

木格子窗

胡一纸张

单薄的抹灰墙壁

每一房间外的空阔走廊

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内的犀沥之声

使个人温暖的皮袍和炭火

在令人觉得自然的心境

雨呀

雪呀

日光呀等等

在欧洲的房屋中

人完全被孤立在这种境界之外

而中国所有的建筑规则不能失落他们的风景性质

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

而不反大自然

看来李约瑟不仅是一位中国科技史的权威

而且对中国文化有相当的造诣

在看似聊天的闲谈中

却一语点破了中国建筑的文化特质

天人合一

当然

这位中国通也有不通的地方

他没有认识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和中国独有的风水艺术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并未能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事实上

风水术不仅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主要构成因子

风水活动不仅是中国传统丧葬民俗的一个主要特色

而且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民俗的一种独有现象

大而建都立国

次责设州治县

小而营宅造院

总之

凡是需要动土的建筑活动

都无不和风水有关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

环境和中心事物作为两个不同行的系统相互作用着

并由此构成统一体

人类的生产生活系统自觉或不自觉的受制并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

系统

人类社会系统首先直接或间接的由环境中输入劳动对象

并在技术和自然力的协同作用下对其加工重组

最后又以种种物质形态输出到环境系统中

作为环境的新生要素

人与环境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

正是堪舆学的研究对象

而如何对外在的环境系统进行选择

则是风水阳宅理论的核心内容

例如风水名著杨宅十书第一书论宅外形

就专门讨论的是住宅的环境问题

因为在作者看来

人之居处

亦以大地山河为主

其来脉气势最大

皆系人祸福罪为切要

若大行不善

纵内行得法

终不全集

为此

作者主张将住宅的环境选择作为阳宅理论的首要内容予以论述

总的来讲

住宅环境选择的理想模式是

地基宽平

背山依水

交通方便

景色优美

正如一首歌诀所吟

阳宅来龙原无意

居处须用宽平室

明堂须当容万马

厅堂门武先立位

东乡西殿及包杵

庭院楼台元府地

庭院山居或平原

前右有水环抱柜

左右有路亦如然

但欲楼眺必须记

水木金土四星龙

此座铸基终极力

唯有火星甚不易

只可剪财作阴地

这些是住宅选址的一般原则及总则

围绕着这些总则

历代风水先生推演出了许多具体的细则

以适应各种环境要求

下面分别对其中主要的细则进行叙述和评论

谢谢 繁宅

左有流水谓之青龙

右有长道谓之白虎

前有乌池谓之朱雀

后有丘陵为之玄武

为最贵之地

对此

我们若抛开吉凶贵贱等传统的

独特的修辞手法不谈

单就景观和功能来说

也不能不承认

它确实是一种最贵之地

你看它的左边

有重重的流水

既解决了饮用

洗涤等问题

也给住所平添了一处自然景观

并滋润出草木已无限生机

你看他的右边

是一条长道

一条通向远方的坦途

这不就解决了大半的行的问题了吗

你瞧它的前面

是一洼乌尺

看来下排水也不成其问题了

最后

你在仰视它的背后

那里有一座气象万千的丘陵

它犹如玉泉山之于颐和园

无需宅主把它搬到园内

就可以为之而增辉

从而收到园林家所谓借景之效果

这样的宅地

不是最贵之地

哪儿是最贵之地呢

樊宅东下西高

富贵英豪

前高后下

绝无门户

后高前下

多足牛马

樊帝东高西低

生气降甚

东低西高

不负且豪

前高后低

必拜门户

后高前低

举之大吉

这些也不无道理

因为宅基如果东高西低及左高右下

那么庭院内上午的采光量必然大为减少

而下午的采光量则相应增加

这在夕阳不如朝阳好的社会心理定势下

自然是一种蹩脚的选择

何况中国内陆冬季多刮西北风

若宅基东高西低

而东西院墙又对称等高

那以院内接风量就必然有所增加

这对于以烧炭方式取暖的古人来说

不能不是个问题

因此

在无平坦宅基的情况下

宁可东低西高

不富且豪

也不能东高西低

升起降低

前高后低也童子李

因为中国民居多朝南坐北

院门也多开在东南部

假如前高后低及南高北低

那么不仅采光不好

使宅内阴湿寒冷

而且外人造访

进门后需要往低处走

视角会有氧转平转俯

这无疑将使宅主猿应具有的居高临下的心理丧失殆尽

长此以往

即使门户不绝

也很可能患上抑郁症一类的心理疾病

因此想要试出英豪多足牛马

还得后高前下

藩宅地形

毛有不足

居之自如

子午不足

居之大凶

南北长东西峡及东西长南北峡

初兄后继

此处茅酉是指东西向

子午指南北向

子午不足

院落的长度就会短于宽度

那样不仅景深不够

无美感可言

而且外人一进院落

走不了几步就到客厅

这对于从容待客括号比如在不速之客造放入屋前抹掉桌椅上的积灰

或者撤掉杯盘狼藉的餐具什么的

也极为不便

故自然不似毛有不足那样居之自如了

樊宅东有流水达江海

即东有大陆贫

北有大陆雄

南有大陆富贵

这是对交通环境的选择所信奉之道理

有些是出于功能考虑

有些是出于审美要求

有些则纯使信仰使然

大约东为陶珠之地

有流水达江海

故意为财源茂盛

但东有大陆便主贫穷

这可能是因为中国民居大门多开东南

倘若东有大陆

则内济外泄

内财外流

因而主贫

北有大陆凶的原因则可能是坐北朝南的民居

其正房位于院落的北部

因此如果北有大陆

那么车马经过房后

定然喧闹不静

屋主人但闻其声

不及其影

白白受其影响

因而自然不是一种优良选址

相反 南为阳

南有大陆则大吉大利

繁宅居滋润光泽阳气者吉

干燥无润泽者凶

樊宅不居当冲口处

不居四母

不近祠舍摇冶官衙

不居草木

不生处不居

故军营战地不居

政当流水处不居

山基冲矗不居

大城门口处不居对玉门口处

不居百川口处等等

其道理都不言自明

对于阳宅选址的具体细则

一首不著撰者姓名的和之精

也以设问自答的形式

进行了详细而又生动的描述

其中有这样一些话

颇可玩味

何知人家贫了贫

山走山斜水反身

何知人家富了富

原风磊落皆朝户

何知人家跪了跪

门笔秀峰当岸起

何知人家出富好

何知人了一山低

何知人家破败时

一山低了一山低

何知人家出孤寡

瑟瑟瑟善孤风霞

何知人家少年亡

前也淌稀后也淌

何知人家吊井死

龙虎井上有条路

何知人家二姓居

一边山有一边无

何知人家被溺友

龙虎山脚或开口

何知人家被火烧

四边山脚似芭蕉

何知人家女淫乱

何对人窝水有反

何知人家常发哭

四前有个鬼库屋

何知人家不旺财

只少源头活水来

何知人家受孤息

水走明堂死簸箕

以上何之经所提到的各种选择细则

所奉行的原理也大都不出功能考虑

审美要求和信仰使然其右

这里就不一一加以甄别和说明了

为了加深对风水洋宅选址理论的认识

下面笔者根据东南大学学报一九九零年第五期登载的张小雨福建漳浦赵家堡村寨形态研究一文所提供的素材

进行个案分析

据漳浦县志记载

赵家堡为宋太祖之弟赵匡美第十世孙闵充郡王赵若荷及其子孙聚足而居之地

故名赵家堡或赵家城

其位置在漳浦县东三十五公里的湖西佘族乡朔高山下

作为宋末逃亡闽地又隐姓更名的漳浦赵氏

在村寨选址上所考虑的因素远较一般村落复杂

不仅有风水方面的

更有防御和政治方面的

尽管如此

风水观念在赵家堡的选址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却也不容置疑

据明末出世为官的赵氏后人赵范硕高筑宝记的记载

其祖居来龙单灶一脉

从龟山西南分解四节棒灶山盐茂达百余里

人才升其间者

居中资地陵而于之新居硕高山以及分支也

赵家堡以硕高山为主山

以西南长而高的龟山单灶山脉为龙沙

以东北一里内的低平小山为虎沙

这种选择不仅符合风水查杀理论中的青龙一高

白虎一低的说法

而且在实际中对防避当地高温时节盛吹的西南湿热信风也确有一定作用

就水口来讲

官塘西也集合地护关闭的风水原理

恰如硕高筑宝记所言

水口两峰

南约崇山

北曰东林

巍然题门巨杖

犹称奇哉

点穴是阳宅选址的高潮

在这里

穴即位于该宝基址

而其正对的西北方较远的龟山则为朝沙

近处之大安山

虎山则作为暗沙

整个城堡城坐东南面西北的特殊朝向

如此选择宅基朝向

除了风水方面的原因外

很可能寄托着张浦赵氏族人故祖望乡

企盼返回中原重振宋氏的政治意图

关于这一点

我们从赵若河初见赵家堡时

将楼堡命名为完璧楼可以得到暗示

完璧者何归赵也

至此可以解释赵家堡为何选址于硕高山下

而非湖溪盆地中的其他地方

众所周知

风水理论本身即是中国人传统封闭型聚落形态观的体现

而赵家堡所处的小地理环境与湖西盆地的大地理环境所呈现的违和感

正符合此种要求

因此

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孕育下

而又独具特殊家族背景的张浦赵氏

最终较大规模的将家宅营建于硕高山下

可以说是营建者深受风水观念支配

而为振兴家国所做的合乎逻辑的选择